作业帮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资讯

社会学论文 :论我国“傍老族”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其对策[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2:55:08 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 :论我国“傍老族”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其对策[1]
社会学论文 :论我国“傍老族”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其对策[1]社会学论文
【找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英文标题】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Depending on Their Parents: Their Emergence and Our Response
YAO Ming & ZHAO Zheng
( College of Law,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China)

【内容提要】“傍老族”这个特殊群体的出现有学校、家庭、社会和他们自身等各个方面的根源。要解决好“傍老族”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加强就业指导,要及时给他们断奶,“傍老族”们也要振作精神,走好自己的路。

【摘 要 题】青少年社会调查

【英文摘要】Presently,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who are still dependent on their parents constitute a special group of people.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is social phenomenon, we should establish this group#39; s self-confidence, give them more guidance in employment, and encourage them to cheer up, so that they may bring their talent into play and do well in life.

【关 键 词】大学生/“傍老族”/根源/对策
college/university student/graduates depending on their parents/root cause/countermeasure
【正 文】
伴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出现,一批大学生毕业后不从事工作而依赖父母生活,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被称为“傍老族”。其实,“傍老”现象并非国内独有,在美国和日本,也存在20多岁、大学毕业的成年子女仍靠父母养活的现象。他们被称为“NEET族”。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3年,日本共有" NEET" 52万人," NEET" 数量的激增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鉴于此,笔者从分析中国“傍老族”产生的根源入手,提出解决“傍老族”问题的一些对策。

    一、“傍老族”现象产生的根源

1.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适应社会实际
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相对较高,不合乎社会的实际。据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公布的2004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23%的被访毕业生对薪金的期望在3000元人民币以上,30%表示在2000元~3000元之间,28%表示在1000元~2000元之间。有的学生对薪金的要求甚至达到7000元~8000元。然而,自本科扩招以来,就业市场提供的职位跟不上毕业生求职的数量,就业行情距离毕业生的期望值依旧遥远,所以家里条件好的学生选择主动不就业的人就会增多。
2. 由独生子一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
从成长的环境说,“傍老族”们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些人从小就是家庭里的“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小不仅养尊处优,而且无所事事,长大以后自然适应环境的能力就很弱。许多“傍老族”养成了挥霍无度,懒惰怕苦的习性。他们不思进取,意志薄弱,害怕艰苦,喜欢坐享其成,贪图安逸,好高骛远,大事干不成,小事又不愿做。缺乏自强、自立的精神,追求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仅凭工作后的工资不足以支付开销,所以索性在家花父母的钱。他们对找工作缺乏积极性,工作以后很容易拈轻怕重,不能吃苦。“太辛苦”、“太累”,这几乎是所有“傍老族”一致的拒绝工作的理由。
3. 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
中国的父母通常会为孩子支付教育费用,并尽全力让孩子成年后过上不错的生活,包括结婚、买房、养育下一代等,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养其身体”更胜于“养其心性”,以至于多数父母抚养子女的重点就是其衣着是否避寒保暖、是否美观大方,膳食是否美味可口、营养是否充足,而孩子精神上是否独立自由、意志是否坚强,人格是否健康成熟,却很少关注。正是在这种根深蒂固的子女教育观的影响下,才造成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依附思想,使得孩子从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
4. 学校德育内容过于空洞,缺乏实实在在的社会责【1】【2】 【3】 下一页 相关内容推荐

  • 社会学论文: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012-03-30
  • 社会学论文: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2-03-30
  • 社会学论文: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2012-03-30
  • 社会学论文:法国敦煌学的新进展——《远东亚洲丛刊》“敦煌学新研”专号评介 2012-03-30
  • 社会学论文:北京大学与敦煌学(上) 2012-03-30
  • 社会学论文:两岸三地教科书中的意识型态、历史图像和世界观 2012-03-30
  • 社会学论文:俄藏敦煌Дх.06521残卷考释 2012-03-30
  • 社会学论文: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2012-03-30
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