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7:16:44
对牛弹琴的故事

对牛弹琴的故事
对牛弹琴的故事

对牛弹琴的故事
成语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1]
原文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
  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词语注解
对牛弹琴
  清角之操:这里指高深的曲子.  清角:古雅的曲调的名称   厫,音敖,粮仓.  貉,音荷,似狐.一丘之貉.煴,音晕,微火.  公明仪,春秋时人,曾子之弟子.曾参(音骖),字子舆.曾子,孔子之弟子.  孤犊:离开母亲的小牛.  昔:曾经   为:给.  操:琴曲.  伏:趴着.  如故:像先前一样.  虻:吸血的苍蝇.  耳:耳朵听.对牛弹琴
  鸣:鸣叫声,作名词.  掉:摇动,摆动.  奋:竖起.  合:悦   蹀躞:迈小步来回走动.  掉尾奋耳:甩动尾巴,支棱起耳朵.  非:不是   闻:听
寓意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另据一些养牛业人士的经验,牛在听了音乐后可获得一定的放松,对提高牛肉质量有利,看来对牛弹琴也是一种辅助饲养手段.

文言文(典故)
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dié)躞(xiè)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译文:
曾经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牛蝇的叫声,以及失散的小牛...

全部展开

文言文(典故)
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dié)躞(xiè)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译文:
曾经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牛蝇的叫声,以及失散的小牛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寓意: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收起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

全部展开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dú)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