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安于现状成功的例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7:09:57
因安于现状成功的例子

因安于现状成功的例子
因安于现状成功的例子

因安于现状成功的例子
在著名领导者的所有危险特征中,有一个特征尤为突出:安于现状,对已有成就的盲目崇拜 这就像酒精,麻木他们的感官、模糊他们的视线,使他们无法看到大局、长远目标,以及所领导的人的梦想和抱负.
我在《六大成功法则》(The Six Rules of Success)中讨论过,成功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领导者们没有安于现状的奢侈,因为好时光不会永远持续,特别是在这个波谲云诡的世界中.安于现状的国家领导人将无法指引国家进入正确的航道.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13和14世纪,中国处于世界之巅,它的金色舰队漂洋过海,将瓷器、茶叶、漆器和贵重金属出口到日本和近东地区,并一直延伸到了非洲;类似地,这些地区的象牙、犀牛角、贵重金属和珍珠也被运到了中国.这个国家有机会接触整个世界并将其征服,而它却没有.它的领导者相信中国无所不有,没有什么需要向外邦学习的地方 后来发生了什么,无需赘述.
另一个例子是日本的银行业领导者.有几十年的时间,日本银行家都在迅速发展的经济和政府管制中寻求满足与安逸,这种环境将银行业变成了一种例行的会计手续.每一年都是又一个政府严密管制下的增长年,同样的业务持续增长、更多储蓄、更多公司贷款,以及更多利润.只需坐等,银行利润就可以像烤箱中的面包一样膨胀,它们乘坐一辆向上的安全轨道,而不是投资新的业务.
但这一切都在20世纪90年代走到了尽头.日本银行家再也无法在一个增长缓慢、管制宽松的环境中获得安逸了.不再有政府保护下的增长年,每年降临的都不再是同一种业务,而是不同的、可预测性低的业务以及不良资产.不管他们乐意与否,日本银行家都碰到了旧时代与新时代之间的分水岭,消极接受命运和主动掌控风险的分界线,但他们还没有做好越过这条线的准备.
日本银行家被自己的成就捆绑了.但他们不是唯一的.很多成功的美国企业也走了同样的道路.他们被自己的顾客捆住了手脚.施乐公司(Xerox)就是一个绝佳案例.它有很多年的时间都主导着复印机市场,管理层密切关注每日的运营,施行提高机器质量并降低成本的政策.然而他们却没能注意到突破性的科技和新产品的出现,如传真机和数码复印机的发展就侵蚀了整个复印机市场.另一个例子是伊斯特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有几十年的时间,该公司都主导着胶片照相机的市场.它的管理层花重金提高其胶片照相机技术,但没能预见到带来非传统照相机的科技的挑战,比如日本的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推出的数字照相机.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挖掘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在几十年的强劲销售业绩和丰厚利润之后,公司领导层开始满足于其成就,以为好时光将永远持续下去,于是将自己与真实世界脱离开来,与它最终的老板 消费者脱离了开来.随后,能源危机来临,日立(Hitachi)和小松公司(Komatsu)以更优质、价格更低廉的产品挖走了它的顾客 幸运的是,卡特彼勒公司的领导层从安逸与满足中走了出来,并重新迎头赶上.
举个更贴近的例子,惠普(Hewlett-Packard)和思科系统公司(Cisco)也追随了同一条道路.在跳跃式增长了二十年之后(惠普的时间还要更长),两家公司的领导层都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足,没能看到来自各个方向不断逼近的竞争 惠普的领导层没能看到来自IBM、苹果(Apple)以及联想(Lenovo)的挑战;而思科领导层未能看到来自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以及华为的威胁.而两家公司都依赖兼并和收购来扩张产品组合 尽管思科比惠普更多一点.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领导者们没有安于现状的奢侈,即便他们目前的业绩如何卓著.他们必须时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