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急.500至8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8:51:26
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急.500至800字.

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急.500至800字.
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急.500至800字.

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急.500至800字.
如果别人问我什么是最经典的,我会回答论文,什么是简浅易懂的,我会回答唐诗,什么是经典又易懂的,我会答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因为他把一大段古代故事全变成了一看就明白的几个字.
就拿《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来说吧,他讲的是孟子小时候的事.
孟子早年丧父,母亲为了守节,就把家搬到离丈夫墓地很近的地方,并且自己教育孟子.但孟子天天看着一群人在那哭,觉得很好玩,于是自己也混进队伍中去哭,就像做游戏一样.孟母见此情景,立马搬家了,搬到了集市上.
孟子家隔壁住着一位屠夫,天天宰杀牛羊.孟子见了,也跟着学,他宰杀小动物,引以为乐.孟母见此情景,又立马搬家了,这回,搬到了学堂旁.
学堂每天都是有迎有送,谦让守法.孟子见了,也跟着学习礼仪,并要上学,孟母见了此情景欣慰的笑了.
孟子学习一开始不是太认真.
有一回,他逃了学.回到家以后,母亲知道了,没有做声.她转身就把织布机上的布梭折断了.“母亲,您这是干什么呀?”孟子急了,“我折布梭就像你逃学一样,前功尽弃,十分可惜.孟母说道.孟子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他便发奋学习,终于成为大学问家
啊,这么一大段,但三字经上只写着“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短短的十二个字,不仅概括了故事的大意,还表明了其中的道理,我一定要向三字经学习,早日参透其中的道理.

人常说:“一本好的经典就是一个好朋友。”

...................

我喜爱“吃”书,我觉得任何一本书,只有反复品读,啃净了,吃透了,才算真正吸取其精髓。吃《论语》,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想吃,到咀嚼,再到回味,馨香书气沁人心脾,实在幸福。
初读《论语》,觉得它既朴实无华又秀色可餐。白纸黑字,片言只语就勾画出了美好图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道出治国真谛;“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描摹君子气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酝酿凌云壮志……这...

全部展开

我喜爱“吃”书,我觉得任何一本书,只有反复品读,啃净了,吃透了,才算真正吸取其精髓。吃《论语》,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想吃,到咀嚼,再到回味,馨香书气沁人心脾,实在幸福。
初读《论语》,觉得它既朴实无华又秀色可餐。白纸黑字,片言只语就勾画出了美好图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道出治国真谛;“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描摹君子气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酝酿凌云壮志……这些朴素而睿智的言语使我的心灵干净明澈,引我走进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面对眼前这份精神大餐,我只想用心品味,用心咀嚼。
欣赏《论语》,我慢慢地去咀嚼它,用它规范我的言行,指导我的学习。印象最深的那一次:步入初三,我急于求成,却忽略了对概念、定理的理解,这使我学得极不扎实,各种教辅书上的学习法更使我眼花缭乱……后来,我反复咀嚼《论语》,其中“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话语使我受益匪浅。《论语》倡导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这比任何一种学习法都行之有效。反复咀嚼,如同在苍绿的橄榄中嚼出丝丝清凉,做事一定不能违背原则,不仅仅是学习。我豁然开朗。
读《论语》至今十年,回味起来,最沁人心脾的是《论语》所蕴含的思想馨香。印象最深的是那一篇《侍坐》,孔子赞同曾皙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一思想有不同于他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这种平凡的理想源于生活,源于心灵的深处,让我们对生活有热爱、有向往,这种理想也是我所追求的。
十年吃《论语》,并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它太博大太精深。我不敢说我已吃透《论语》,但我从中也吃出了很多知识、启迪,吃出了心灵的丰盈……我还会坚持研读《论语》,一点一滴地吃透其灵魂,使我的心灵芳香馥郁。
改一改就行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