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等待戈多》关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0:07:04
关于《等待戈多》关于

关于《等待戈多》关于
关于《等待戈多》
关于

关于《等待戈多》关于
《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又译做等待果陀,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1952年用法文发表,1953年首演.《等待戈多》 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这是一部两幕剧.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为了解除等待的烦恼,他俩没话找话,前言不搭后语,胡乱的交谈,他们一会儿谈到忏悔,一会儿谈到应该到死海去度蜜月,一会儿又讲到《福音书》里救世主和贼的故事;还说这样一些话:“我觉得孤独”,“我作了一个梦”,“我很快活”——并且没事找事,做出许多无聊的动作:狄狄脱下帽子,往里边看了看,伸手进去摸,然后把帽子抖了抖,吹了吹,重新戴上;戈戈脱掉靴子往里边瞧,又伸手进去摸……可是戈多老是不来,却来了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波卓用一条绳子牵着幸运儿,并挥舞一根鞭子威胁他.幸运儿拿着行李,唯命是从.狄狄和戈戈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一个男孩,他是戈多的使者,他告诉两个可怜的流浪汉,戈多今晚不来了,但明天晚上准来.第二幕的内容仍然是狄狄和戈戈等待戈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场景的变化只是那棵树上长出了四五片叶子.他们继续等待戈多,为了打发烦躁与寂寞,他们继续说些无聊的话,作些荒唐可笑的动作.这时候,波卓和幸运儿又出现了,只是波卓的眼睛瞎了,幸运儿成了哑巴.最后又等来了那个男孩,他告诉狄狄和戈戈,今天戈多不会来了,但他明天准来.
  该剧从不同的平面突出了西方人的幻灭感,突出没有目的生活无休止的循环.第一、二幕在时间(都是黄昏)、地点(都是空荡荡的四野)、内容(都是两人先出场,冗长的对话之后,是主仆二人出场,然后是男孩出场捎口信)几方面都相似.尤其是内容,到了最后又回到开始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如果该剧有第三幕、第四幕,也必然是重复前两幕的程式.这些都表现出人的处境单调、刻板,以及人生所承受的没有尽头的煎熬.
  以《等待戈多》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反映生活的毫无意义,及存在的荒谬思想.剧中人物大多生活在死亡和疯狂的阴影里,他们受尽痛苦却得不到荣光,得不到智慧,他们都是典型的在等待的人――他们满怀希望耐心的等待,越是虔诚越是绝望,表明了希望本身的荒诞性,也是理性的荒诞性.  总而言之,传统戏剧中的一切在这里都不见了.非理性的结构,非逻辑的语言,直喻的舞台形象和扭曲了个性的人物,使同样经历了战争灾难的观众从中窥视到了人生的痛苦与荒诞.
  《等待戈多》的主题和核心是等待希望.是一出表现人类永恒的在无望中寻找希望的现代悲剧.“戈多”作为一个代名词始终是一个朦胧虚无的幻影,一个梦魇中的海市蜃楼.戈多虽然没有露面,却是决定人物命运的首要人物,成为贯穿全局的中心线索.戈多似乎会来,又老是不来.戈戈和狄狄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想活连骨头也吃不到,想死连绳子也没有.但他们还是在执着地希望着、憧憬着.无论戈多会不会来,也不管希望会不会成真,它毕竟使绝望中的人多了一层精神寄托.如果说,戈戈和狄狄在荒诞的世界中百无聊赖地活着、希望着,具有一种幽默滑稽成分的话,那么,他们在无望的希望中执着地等待也令人感动.他们既不知道戈多是谁,也不知道戈多什么时候来,只是一味的苦苦等待.狄狄说:“咱们不再孤独啦,等待着夜,等待戈多,等待着,等待着.”天黑了,戈多不来,说明天准来,第二天又没来.第二幕中,一夜之间,枯树长出来了四、五片叶子,戈戈和狄狄的穿着更破烂,生存状况更糟糕,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成了哑巴.剧中的两天等待情景,是漫长人生岁月的象征.真是“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人”.《等待戈多》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希望是存在的,但要等待希望的实现是未知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灭.尽管如此,人类还是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等待戈多》中对希望的等待,体现了贝克特不愿将痛苦的人类推入绝望的深渊,于无望之中给人留下一道希望之光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