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要经终论》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正发,人气在这里如何理解,正月二月,发于人气在肝,然后人气在脾,在头,在肺,在心,在肾,这和五行怎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9:46:32
《诊要经终论》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正发,人气在这里如何理解,正月二月,发于人气在肝,然后人气在脾,在头,在肺,在心,在肾,这和五行怎么

《诊要经终论》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正发,人气在这里如何理解,正月二月,发于人气在肝,然后人气在脾,在头,在肺,在心,在肾,这和五行怎么
《诊要经终论》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正发,人气在
这里如何理解,正月二月,发于人气在肝,然后人气在脾,在头,在肺,在心,在肾,这和五行怎么联系?明白春天在肝,肝属木,夏天,应该是火,应该是心了,为什么是脾?后面的如何理解?

《诊要经终论》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正发,人气在这里如何理解,正月二月,发于人气在肝,然后人气在脾,在头,在肺,在心,在肾,这和五行怎么
《内经》里面关于人体理论的许多内容,都不能简单地用五行去套的.现在很多书,包括教材,都容易使读者产生这样的错觉,即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学、乃至《内经》学术的理论内核.其实上则正好相反,《内经》关于人体的理论是建立在众多具体认识基础之上的一种比较系统的总结,而为了对其进行阐述,动用了诸多的表述形式,五行只是其中一种,或者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一种.
《诊要经终论》里面的这段经文,就是一个明例.我早些年阅读的时候,作过一些笔记,现找出来与您分享一下,仅供参考,见下:
关于“诊要”,岐伯回答的很明确,就是一年之中人体“气”之所在部位不同.这种“气”的变化对于中医的诊疗极其重要,确实是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的.注意在此处,时间是按一年十二月,两两一组分为6组来进行分类的 [一组大约60天,也可以].每两个月中“人气”所在分别为五脏+头 [肝→脾→头→肺→心→肾],这个顺序是很有讲究的,这个讲究在中医理论里面是有一套基本的常识进行规定的,至少在从约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到约2000年前汉代,近至约100年前的清代,一直是这样传承的.这种规律是否更接近于客观?在当今生活在现代环境下的人体中是否有变化?诸如此类的问题,即使现在有了现代科学和医学的新兴,也是很难满意地回答的.
在此再补充说明下:
1)根据行文的体例来看,时间段是按照天时的变化来界定的,按的是一年12月,每时间单位为两个月,约计60天,所谓“天以六六为节”;
2)天气的变化为主导,地气随之而变化,从本文的论述来看,文眼在于地气的变化规律,所以每一小节中的中间那几个字,您要好好地进行精读,反复地揣摩其中语义;
3)6条人气所在的条文中,那个“在头”的乍一看来显得十分突兀,其实《内经》中亦有“九藏”之说,这是很少引起后人注意的.所谓九藏,即神藏五+形藏四,而四形藏中有三处可以说都是在头上(或附近)的.
4)您所述“春天在肝,肝属木”,这些是后世经学五藏五行的分类法则,如前所述,这并不适用于《内经》的所有篇章.所以“后面应该是什么”,这个命题是不存在的,因为前提并不是我们现在通用的五行系统.
最后,如果说我把这段经文参得透彻,讲的明白,实在是自忽悠人!由于每个人对经文的理解都会因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深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真正要弄清《内经》的原文,是一件灰常灰常麻烦的事情(这不是某一个专业领域内能够高掂的),因为读者和作者所拥有的信息量是不对等的,所以在信息提取的过程中,误差是难免的.我所倡导的,是尽量客观地解构原文,专业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使我们的理解在最大程度上契合经旨.希望以上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见笑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