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大神帮忙翻译一下天演论的序言全文.求速度http://baike.baidu.com/view/4777137.htm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8:35:53
有没有大神帮忙翻译一下天演论的序言全文.求速度http://baike.baidu.com/view/4777137.htm

有没有大神帮忙翻译一下天演论的序言全文.求速度http://baike.baidu.com/view/4777137.htm
有没有大神帮忙翻译一下天演论的序言全文.求速度http://baike.baidu.com/view/4777137.htm

有没有大神帮忙翻译一下天演论的序言全文.求速度http://baike.baidu.com/view/4777137.htm
作品原文(译文)

英国名学家穆勒约翰有言:

译文:英国哲学家穆勒曾经说过:

“欲考一国之文字语言而能见其理极,非谙晓数国之言语文字者不能也.”

译文:“你想考察研究一个国家的寓言,了解其深层次的奥义,不懂得几个国家的语言是不能做到的”.(也就是强调要精通多国语言.)

斯言也,吾始疑之,乃今深喻笃信,而叹其说之无以易也.

译文:这句话我开始并不相信,但是现在我深信不疑,而且非常叹服,这话的道理是不容置疑的.

岂徒言语文字之散者而已,即至大义微言,古之人殚毕生之精力,以从事于一学,当其有得,藏之一心则为理,动之口舌、著之简策则为词.

译文:不单单语言文字是这样,即便是那些大道名句,古代的人们都穷尽毕生精力,来研究学习,当他们有了收获体会,在心中的时候,那是他们觉悟的道理,说出来、写出来就是文章.

固皆有其所以得此理之由,亦有其所以载焉以传之故.呜呼,岂偶然哉!自后人读古人之书,而未尝为古人之学,则于古人所得以为理者,已有切肤精怃之异矣.又况历时久远,简牍沿讹.声音代变,则通假难明;风俗殊沿,则事意参差.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于古人诏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故曰,读古书难.

译文:所以每个道理都有思考观察的方式方法,也有其传播的途径.这不是偶然.今天的人们读古人的书,而没有古人治学的经历,就接受古人的观点、看法和体会,恐怕与古人的认识体会就已经有很大的差异了.何况时间过了那么久,那些书籍流传过程中出现了错讹,声调发生了变化,今天的人们不明白古人的通假,风俗也发生了变迁,很多事情都已经不明了.像这样,即使有一些注视解释之类的东西,恐怕与古人要传达的意思,也会越来越难理解领会了.所以说读古书是非常难的.

虽然,彼所以托焉而传之理,固自若也.使其理诚精,其事诚信,则年代国俗无以隔之.是故不传于兹,或见于彼,事不谋而各有合.考道之士,以其所得于彼者,反以证诸吾古人之所传,乃澄湛精莹,如寐初觉.其亲切有味,较之觇毕为学者万万有加焉.此真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也.

译文:虽然这样,古人所要传达的思想道理,还是不变的.如果他们的思想道理是精实的,他们说的事情是可信的,即便是时间和地域也无法阻隔.虽然在这里不能流传,但是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出现,事情没有提前规划,也有可能会相似相近相应.学习研究哲学的人们,从外地地方学习领会的东西,可能会印证我们古人讲过的道理,甚至可能理解的更透彻精到,就像从睡梦中刚刚醒来.这种相互的印证,使得学习研究可以更有味道,对于研究学问是非常有益的.这也是我们学习外语的有益之处.

今夫六艺之于中国也,所谓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者尔.而仲尼之于六艺也,《易》、《春秋》最严.司马迁曰:“《易》本隐而之显,《春秋》推见至隐.”此天下至精之言也.始吾以谓本隐之显者,观象系辞以定吉凶而已,推见至隐者,诛意褒贬而已.及观西人名学,则见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内籀之术焉,有外籀之术焉.内籀云者,察其曲而知其全者也,执其微以会其通者也.外籀云者,据公理以断众事者也,设定数以逆未然者也.乃推卷起曰:有是哉,是固吾《易》、《春秋》之学也!迁所谓本隐之显者,外籀也;所谓推见至隐者,内籀也.其言若诏之矣.二者即物穷理之最要涂术也.而后人不知广而用之者,未尝事其事,则亦未尝咨其术而已矣.

译文:现在,中国的六经,都是不变的经典.孔子于六经之中,对《易》《春秋》最在意、最用功.司马迁说:“《易》是把道理从隐晦讲明确,《春秋》是从蛛丝马迹中寻找背后隐藏的东西”.这是说的非常到位的评论.开始我以为“本隐之显者”,不过是观象系辞以定吉凶罢了;“推见至隐”就是“诛意褒贬”罢了.当我学习了西方人的著作,了解了他们研究格物致知的办法,才知道西方人有推理、归纳的办法.归纳也就是从一部分、一点推断全部;推理就是普遍的道理或者公理,来推定事物,看看是不是符合契合.看到这里,我把书放下感叹道:“这就是我们的《易》和《春秋》之学吧!”司马迁所说的“本隐之显者”,就是他们的归纳;所说的“推见至隐者”,就是他们的推理.西方的研究方法印证了司马迁的观点结论,这样也就明了了许多.内籀、外籀之术(即西方的归纳推理)是研究问题的关键办法和途径,后来的人不知道应用推广这个治学方法,是因为亲自总结归纳和应用实践,也就没有真正的领会这一办法.

近二百年,欧洲学术之盛,远迈古初.其所得以为名理、公例者,在在见极,不可复摇.顾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此非傅会扬己之言也.吾将试举其灼然不诬者,以质天下.夫西学之最为切实而执其例可以御蕃变者,名、数、质、力四者之学是已.而吾《易》则名、数以为经,质、力以为纬,而合而名之曰《易》.大宇之内,质、力相推,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凡力皆乾也,凡质皆坤也).奈端动之例三,其一曰:“静者不自动,动者不自止;动路必直,速率必均.”此所谓旷古之虑.自其例出而后天学明,人事利者也.而《易》则曰:“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译文:近200年来,欧洲的学术研究兴盛,对历史文化深入研究继承.研究出的名理、公例等成果很多.回顾我们的历史,很多成果都比他们早,这不是附会夸大自己.我可以举几个铁证来证实这一点.西方最突出的科学成就,名、数、质、力(哲学、数学、化学、物理?).我们的《易》就是名、数为经,质、力为纬,合起来就是《易》.宇宙之内,质、力相互作用,没有质就无法体现力,没有力,质也无法运动.力就是乾,质就是坤.举个例子来说明印证:西方人说,静者不自动,动者不自止;运动的轨道如果是绝对平直,那么物体运动的速度必然是均匀的.这是古人所没有的观点.他的这一观点出来之后,天文学取得长足发展,西方人从中受益.但是我们的《易》早就讲过“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后二百年,有斯宾塞尔者,以天演自然言化,著书造论,贯天地人而一理之,此亦晚近之绝作也.其为天演界说曰:“翕以合质,辟以出力,始简易而终杂糅.”而《易》则曰:“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至于全力不增减之说,则有自强不息为之先,凡动必复之说,则有消息之义居其始.而“易不可见,乾坤或几乎息”之旨,尤为“热力平均,天地乃毁”之言相发明也.此岂可悉谓之偶合也耶!虽然,由斯之说,必谓彼之所明,皆吾中土所前者,甚者可谓其学皆得于东来,则又不关事实,适用自蔽之说也.夫古人发其端,而后人莫能竟其绪,古人拟其大,而后人未能议其精,则犹之不学无术未化之民而已.祖父虽圣,何救子孙之童昏也哉!

译文:此后200年,有个叫斯宾塞的人写了一本书,来阐述天地人学(天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这是近来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他研究天文学的结论中指出,“翕以合质,辟以出力,始简易而终杂糅.”而我们的《易》早就讲过“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至于他提到的“全力不增减”之说,《易》则早就说过“自强不息”;他提到的运动周期,我们的《易》则早就说过“消息”的问题.《易》中提到的“易不可见,乾坤或几乎息”的道理,与斯宾塞的“热力平均,天地乃毁”更是相对应一致.这些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吗?即使是巧合,他们坚持说是自己的发明发现,但是我们中国都要比他们早,甚至完全可以说是他们学习的我们的东西.可是这样也改变不了我们落后的事实,也没有必要来掩耳盗铃.古人开创了学术学说,可惜我们的后人没有进一步的继承发扬,古人规划了大的方面,后人没有进一步充实完善.这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学无术、不开化造成的后果.祖先圣明,可是子孙后代愚昧无知,又能怎么办呢?

大抵古书难读,中国为尤.二千年来,士徇利禄,守阙残,无独辟之虑.是以生今日者,乃转于西学,得识古字用焉.此可与知者道,难与不知者言也.风气渐通,士知弇陋为耻.西学之事,问涂日多,然亦有一二臣子,訑然谓彼之所精,不外象形下之末;彼之所务,不越功利之间.逞臆为谈,不咨其实,讨论国闻、审敌自镜之道,又断断乎不如是也.赫胥黎氏此书之恉,本以救斯宾寒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夏日如年,聊为迻译.有以多符空言无裨实政相稽者,则固不佞所不恤也.

译文:古代的书籍是非常难读的,尤其是中国的古书.2000多年来,那些士人们只是追求利禄,抱残守阙,没有自己创新性的思考研究和学术成果.所以今天的人们,转而向西方学习,来认识古代的学术文化.这种状况,只能与聪明开放的人说,很难与愚昧无知的人解释.学术界的风气也在变化,学人们也认识到落后是耻辱的事情.向西方学习的渠道和方式一天天多起来,然而也有一些大臣,不以为然的认为:西方领先的不过是一些象形的细枝末节,他们所追求的也不过是功利.这种观点其实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想当然,不符合实际.探讨国家发展、对比敌人寻找差距,是断断不能不实事求是的.赫胥黎的《天演论》这本书,本旨是纠正斯宾塞谬误,其中的一些观点与我们的古人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在这里,我所强调的是自强保种观点.夏天天气很热,非常难熬,就写这些吧.如果有人认为这些只是空话,对国家社会没有什么帮助,那我就顾不了了.

光绪丙申重九严复序.

译文:光绪丙申年九月九日,严复作序.

纯属意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