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的故事关于竹石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1:45:18
郑燮的故事关于竹石的

郑燮的故事关于竹石的
郑燮的故事
关于竹石的

郑燮的故事关于竹石的
在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郑板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去应乡试,结果中了举人.在乾隆元年即1736年又中了进士,五年之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
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有十万人口,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还不如一个村子大.上任的第一天,郑板桥就出了个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壁大了许多的洞,别人不解,去问他,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官的恶习和俗气.
五年之后,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有一次夜里出去,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郑板桥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使他能去参加科举考试,最后韩梦周中了进士.
郑板桥因为失去了自己的独子,因此总是经常寻访孤儿,然后倾力相助.县学里的孩子放学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送饭,又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
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已供饥民糊口.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刻了一放图章已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灾情严重时,他依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如果没有上报批准,擅自打开官仓,要受惩处.郑板桥说:"等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这责任由我一人来承担!"郑板桥的果断救活了很多人.秋后,如果遇上了灾年,百姓们无法归还粮食,郑板桥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百姓们都很感谢他这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清官.
郑板桥做官不讲排场,这也给他带来一些麻烦.由于他常下乡体察民情,上级来视察时常找不到他,免不了要责问.在乾隆十七年时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
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已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以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回答者:njflsth - 门吏 二级 8-30 17:32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干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

全部展开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干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东封书画史》。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着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郑板桥注重对自然和周围事物的观察,师承自然;他写道:“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响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主张“意在笔先”;他在一幅画上题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