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看牛郎织女星课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06:38:32
卧看牛郎织女星课文!

卧看牛郎织女星课文!
卧看牛郎织女星课文!

卧看牛郎织女星课文!
卧看牵牛织女星
——诺文
卧看牵牛织女星
——浅论文学创作的立足点

华夏文明洋洋洒洒五千年,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然而中国文学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所体现的不仅仅只是艺术,还有生活.纵观文学历史的长河,令人拜倒的不仅仅是文人们的千古绝作,还有他们本身的人格魅力.别的暂且不论,现在单就“文学创作的立足点”这一小话题在这篇文章中作一个探讨.
这里的文学创作不仅仅指文学原创,还包括再创作.其实这是一种比较大、比较笼统的说法,看似很深奥的样子,说白了,小学生写作文就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过程,尽管他们的创作难有登大堂之雅.
立足点也很简单,指的就是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时站立的原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创作时本身站立原点,二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想要在作品中表达主旨所站立的原点.举例来说,小学生的作文见得最多的便是:今天我怎么怎么样,做了什么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样的教训或者启发等等.文章的第一个立足点,也就是作者站立的原点便是自己,从自己出发,记叙了自己的一段客观经历;第二个立足点,也就是文章主旨的原点便是得到了什么样的教训或者启发.
明白了这样的基本概念以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些稍微难些的文学作品,比如人人耳熟能详的唐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其实很简单的四句话,一眼便可看出他的第二个立足点,无非就是表达了一种思乡的情愫;可是它的第一个立足点看似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诗中没有任何人称代词你、我、他之类,也很难看出行使一系列动作的主语,这样便很难找到第一立足点了.或许有人就会质问了:第一立足点肯定就是李白本人嘛,他自己写的这首诗,不是他还能是谁?其实不全然,细细想来,思乡不仅仅只是李白特有的情愫,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思乡,那份惆怅不单李白一个人可以抒发,我们任何一个人也可以去抒发,只不过抒发的手法和效果不同罢了.换句话说,当我们身处异地,独自思乡时便可以引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谁也不会不明白我们是在想家了.所以,李白在写这首诗时,除了诗歌本身要求外,有意的淡化第一立足点往往会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倘若李白只是一味的发牢骚:我今天晚上真的好想念、好想念家乡啊.难免会让一些喜欢较真的读者嗤之以鼻:好像这个世界上就你一个人会想念家乡一样,难道我们就是一些无情无义的木头桩子?
可见,淡化第一立足点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有利于深化第二立足点的.这类诗歌其实还很多,信手便可拈来,如抒发坚贞不渝的爱情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抒发忠贞效国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抒发思念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等.
当然还有一类诗歌是不可忽略第一立足点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固然你也可以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表达你的愁绪,但在分析这首词的第二立足点,也就是主旨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当时词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皇帝,也并不是每一个做了皇帝的人都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而当时那无穷无尽的愁思,也只有这位伤感的词人能够亲身体会到,毕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也就只有他一人亲历和目睹了.
这类诗词文章在文学这本巨书里也占了相当多的篇幅,当且不论古代屈原、陶渊明等人以文明志,单从近当代文学来看,便能发现很多例子.尤其是当今文学创作提倡自由,便出现了诸如随性的心情散文、记事游记、个人评论等等,这些作品如忽略了第一立足点,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我本人很喜欢的一位女作家三毛便是这类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再谈谈小说,小说往往把着重点放在第二立足点上,有些甚至完全忽略第一立足点,常见的“本小说纯属虚构”便是例证,他们往往通过小说来反映某些社会问题,或者表达某些情绪,因而作者本人在客观上不会对文章主旨产生影响.比如你想写一篇抨击资本主义的文章,并不会因为你生活在社会主义就写不出来了;再比如你想歌颂某位英雄的事迹,并不会因为你没有亲自接触过这位英雄或者亲身经历过他的事迹便写不出来了,毕竟这些东西都是与你自己无关的.当然,倘若你主观上想要有个人的看法或者评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说到小说,不得不提到长篇小说的巅峰《红楼梦》.其实,对红学稍有了解的人便不会不知道贾宝玉的生活原型便是曹雪芹本人,而整个小说中涉及到的千百号人物,有许多都可以考证到其生活原型,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生活的.可见,曹雪芹在创作这部巨著时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蛛丝马迹以便找到第一立足点,也就是作者本人,尽管这一点对他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还可能给他带来生命危险(《红楼梦》在乾隆年间是禁书),但是对于后人,尤其是红学家们来说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因为这可以联系实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这部巨著的第二立足点.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本人淡化甚至忽略第一立足点,除了与作品本身的原因有关之外,还可能是出于某种不情愿的因素,如被统治阶级视为反书,作者就不可能明目张胆的突出第一立足点了,否则会遭到政治迫害.再者,《红楼梦》洋洋洒洒近百万字,融汇了作者多少辛酸泪啊?其主旨在当时的社会看来也必是对统治阶级不利的,因而,文底深厚的曹雪芹在创作时及其隐讳,很少直抒其意,往往通过侧面描写,或者埋下隐笔伏笔点出些端倪,剩余的工作便靠后人自己去挖掘了(否则也就不会有今日的红学了).因这方面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尤其是历史方面的),现仅举一例,以此为证:
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只留袭人,媚人、晴雯、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这是节选自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里面的一小段,主要描写了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秦可卿(即引文中的秦氏)卧房中的陈设.不难发现,这位书中交代为野婴出生的女子的卧房极度豪华奢侈,甚至带着皇家风范,这不能不引起红学家们的疑问:曹雪芹这样描写的目的何在呢?后来终于考究出了答案:这秦可卿的生活原型不是别人,正是清朝康乾时期的废太子之女,也算得上是一位格格了吧.至于这后面所涉及到的历史、政治等问题就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从以上可知文章的第一、第二立足点在必要时,皆可以表现的隐讳而含蓄.当然,过犹不及,千万不可含蓄到甚至忽略了第二立足点,否则文学作品就不叫文学作品了,应该叫文字垃圾.需要指出的是这便是许多中学生在作文时的弊病,他们往往喜欢从东扯到西,从南扯到北,洋洋洒洒也写了很大篇幅,却不仅找不到第一立足点,甚至连第二立足点也找不到,让人从头到尾不知所云.他们却很惊奇:“我写了那么多为什么却只得了一点分?” 要知道,文章的质量不是靠字数来衡量的.
最后,在简单谈谈文学的再创作.这类文学的立足点往往很分明,并且具有偏向性.这其实很好理解,例如着重突出第一立足点的往往是个人评论,着重突出第二立足点的则是文学作品赏析,当然也可两者兼备,毕竟文学具有自由性,况且世上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在这类文学里,我个人比较喜欢赏析文学,因为觉得细细把玩他人的精品的确是一件惬意的事.其实,刚才提到的红学,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隶属于这类文学.
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并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探究得完的,这还需要文学爱好者的不断努力.倘若把古往今来的文学精品比作夜空的星子,那我甘愿做那赏星的人,忽然不自觉地便想起两句诗:天街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细细想来,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享受呢?也或许,把我们比作第一立足点,把星子比作第二立足点更加贴切呢,星子的再美也还是需要我们去欣赏的,立足点之间的相互照应才能显得更加完美.至此,就再吟一句:“天街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