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姓的由来我姓龙,这个姓十分少见想问一下是怎么来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分布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7:45:42
“龙“姓的由来我姓龙,这个姓十分少见想问一下是怎么来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分布地

“龙“姓的由来我姓龙,这个姓十分少见想问一下是怎么来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分布地
“龙“姓的由来
我姓龙,这个姓十分少见
想问一下是怎么来的,起源和发展
以及分布地

“龙“姓的由来我姓龙,这个姓十分少见想问一下是怎么来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分布地
[龙姓源流]
  在中华民族的各种传说中以龙的传说历史最悠久,龙的形象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根植最深.早在6000年前,龙的形象已经诞生,这从河南濮阳发现的6000年前用蚌壳摆塑的龙图案可以证实.龙在远古受到华夏先民的尊崇,中华民族以炎黄为始祖是五千年历史的共识,他们的氏族就以龙为图腾.作为姓氏的龙姓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统计龙姓在当今中国100大姓中名列第85位.龙姓的起源大致有如下几处:
  (1)黄帝大臣龙行的后裔.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及《竹书纪年》中记载:“黄帝臣有龙行.”据各种史籍记载,黄帝居住在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作为皇帝重要大臣之一的龙性行自然也应居住在有熊,因此这一支龙姓出自河南省新郑市.
  (2)舜时纳言龙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广韵》和《元和姓纂》等书记载,舜有个大臣叫龙,任纳言(《书·尧典》中说纳言是负责宣达帝命的官员,相当于后世的尚书令)之职,《书经》《舜典》中说:“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指的就是龙任纳言之事.他的后裔就以龙为姓氏,舜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在晋南地区,因此这一支支龙姓应出自今天的山西省境内.
  (3)出自己姓,豢龙氏的后裔.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董父曾经为帝舜驯养龙,因此被赐姓董,任为豢龙氏.他的后代中有有一支就以龙为氏.董父是黄帝的后裔,黄帝为己姓,所以说皇帝出自己姓.相传今天河南省临颖县境内的豢龙城就是董父的封邑,另一种说法是董父的封邑位于今天山东定陶县西北.
  (4)御龙氏的后裔.《姓氏考略》引《姓氏急就篇》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武陵、天水.尧帝的后裔刘累曾经跟豢龙氏学过驯养龙的技术,因此被夏朝第13代后孔甲赐为御龙氏,负责驯化孔甲的几条龙,此事见于《史记·夏本纪》.刘累的后裔中的一支以龙为氏.《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中的记载:“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南五十五里.” 洛州缑氏县位于今天河南省偃师县南,因此这一支龙姓也出自河南.
  (5)西汉时爿羊 柯大姓.据东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爿羊 柯大姓中有龙氏.爿羊 柯郡,西汉时设置,治所今天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6)西域古国且弥(今天新疆鄯善县)、焉耆(今天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王族的后裔.据唐朝李延寿所著的《北史》中记载:“且弥王、焉耆国王均龙姓.”焉耆西汉时西域的一个王国,龙会为其王时,国势甚胜,在葱岭以东地区声名远播.后来,他的儿子龙熙继位,自龙熙之后,这支龙姓渐渐融入中原文化圈中,成为龙姓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宋元时期位于今天贵州省惠水一带少数民族中的龙番的酋长都姓龙,明清时期其后裔融入汉、布依、水、苗等民族.
  (8)彝族卢丝普氏族汉化而来的龙姓,卢丝普的汉语意思为龙氏族,后来该氏族的人就以龙为姓.此外,龙姓还是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姓氏.
  从龙姓的起源可知,龙姓最早的活动地区应在河南、山西一带,以后由于各种原因,龙姓人开始不断的向外迁徒,约在夏代,有一支龙氏向东迁移到今天山东省钜野县西南的龙涸集.春秋时期,在今天泰安市西南曾存在过一个叫龙邑的小诸侯国.汉代之前,龙姓人已开始迁入蜀中,之后由蜀中南迁至贵州.到了汉代,很多地方已经有龙姓人活动了,这一时期龙姓人主要活动在今天的甘肃、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区.魏晋南北朝时,历史的变迁使龙氏家族吸纳入了许多新的支派,一些少数民族加入了龙姓大家庭,龙姓人的活动区域更加广泛.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龙姓为避战乱而大举南迁,南方龙姓人数有了急剧增长.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原籍福建莆田的龙海清奉命授封为琼州总镇,率兵数千入驻海南,他们在在文昌县会文镇冠南墟附近的下洋登陆,龙海清的后代便落籍文昌,龙海清成为龙姓进入海南的始祖.之后江西永新的一支龙姓迁至湖南茶陵东山.明洪武初年又从自东山迁至攸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原籍江西吉水县的龙秀三,带领兄弟迁到湖南.清朝康熙年间太湖洞庭山的龙又宏迁至松江.19世纪末期,许多龙姓人为寻找生计,乘船到南洋,分别驻足于新加坡、马来亚、印尼及菲律宾等地,新加坡的龙姓先祖南来后在寻找生计之馀,于1903年在狮城成立了一个“龙氏祠”,以便让来到南洋的老乡们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祭祀祖先并促进各龙姓者之间的感情和互助精神.“龙氏祠”后来发展为“琼崖龙氏公会”之后又发展为“新加坡龙氏公会”,从从龙姓第21世开始,新加坡龙姓的派序排列如下:武陵发其源,莆田仕籍登,官声著南粤,英杰垂继承.据此排序来看,新加坡龙姓很有可能是北宋时迁入海南的龙海清或其所率官兵中龙姓人的后裔.
  龙姓在家族在历史上出过很多杰出人物,龙氏历史上出过许多有作为的人物,如《孟子》中提到的龙子,《列子》中提到的龙叔,魏国大将龙贾,项羽的大将龙旦.东汉时的龙述曾任零陵太守.北宋有著名诗人龙太初.明朝的龙华民精通天文历法,万历年间与徐光启等人在北京同撰《新法算术》.清朝有著名传奇作家龙燮,他所著的《琼华梦》、《英蓉城》等,为时人所称颂;龙汝言曾任内阁中书,著有《赐砚斋集》……,这些龙姓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祖地今日]
  [新郑] 新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新郑是“华夏民族之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早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在此定居.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诞生、建都于此.关于黄帝出生于新郑,建都于新郑的历史记载,古今文献一致.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生于轩辕丘,都于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郑,特别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于1992年,在新郑召开了炎黄文化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与会国际国内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目前,这一权威性定论已写进了中华文化研究会编著的《中华文化通志》.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韩国先后在此建都达539年之久.新郑被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命名为“中华第一古都”.
  [偃师]偃师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巩义市相邻,西边是洛阳市郊区和孟津县,南倚嵩山,北临黄河.全市东西长约44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总面积943.1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31.4%,丘陵占51.9%,山区占16.7%.偃师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为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朝古都,境内有著名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西亳商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东汉太学遗址等.还有众多名人墓葬,如西周伯夷叔齐墓、秦相吕不韦墓、唐太子李弘墓等.此外还有唐代武则天亲书的升仙太子碑、东汉灵台等古迹.偃师还是唐代高僧玄奘、宋朝名相吕蒙正的故乡,张衡、蔡伦、班固、王充等古代著名人物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偃师总人口80.1万人,包括汉、回、藏、维、苗、侗、纳西、满、裕固、蒙古、白、壮、瑶等13个民族,市区面积12平方公里,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偃师市是河南省确定的18个改革、开放、发展特别试点县(市)之一,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3.4亿元,财政收入达3201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183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