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20:06:05
小学语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小学语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小学语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小学语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目标: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
  教学难点:读文理文
  教学创新点: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简单导入,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全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朗读全文,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用“世纪 固执不了 的确 ”反馈倾听的情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请1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提示中下生仔细倾听.
  略lüè 辩biàn 奉fèng
  违wéi 磅bàng 拴shuān
  拖tuō 释shì 宣xuān
  萨sà 妄wàng 执zhí
  运用反复手法,训练3位中下生识字.
  请两位同学朗读词语,教师注意记录发音不准或不对的地方,其他学生标画.
  伽利略 辩论 寻常
  解答 信奉 违背
  一磅 拖住 宣布
  比萨城 斜塔 胆大妄为
  固执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纠错,组织开火车读不容易读对的词语.
  教师过渡,引导学生运用“分段概括,连起来说”的方法,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训练3位学生朗读第1-3自然段,齐读;引导学生,找关键句抓出主要内容: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怀疑;小结方法:
  教师朗读4,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抓出关键句:伽利略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
  学生默读 5-6,运用习得的方法,抓出关键句:大家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学生教师指导和课件的帮助下,整体把握并反复表述课文的要内容:
  课文先写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怀疑;接着写伽利略反复试验后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最后写伽利略公开试验的结果让大家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教师小结:(1)利用课件指导写字:辩 释 萨 妄 执 ;学生对照课后的格子注音 临写.(2)形近字组词练习,训练学生查字典:
  辩( ) 辨( ) 辫( )
  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简单导入,训练学生表述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怀疑;接着写伽利略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最后写伽利略公开试验的结果让大家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学生集体表述.
  教师过渡:刚才这一段话中,提及了两个人物,是哪两个?哪一个才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呢?
  训练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简缩语义:(1)伽利略是科学家;(2)伽利略是“辩论家”——相机理解引号的用法;(3)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理解“很不寻常”的含义.
  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加深对语义的理解.
  教师过渡: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默读2、3自然段看一看,伽利略提出了什么很不寻常的问题?
  训练学生个人表述,教师相机示范提示学生重读“但是”把这段话的两个语义层次读出来.
  学生齐读这一段文字,要重读“但是”.
  教师分两次播放课件,让学生用课文的语言描述课件显示的过程.
  学生再次齐读这一段话,加深对语义的理解.
  教师过渡:这这问题提得很不寻常,伽利略在怀疑一个权威,这个权威人物就是——亚里士多德!怀疑一个人们都信奉的权威,会引发什么样的反应呢?联系第二自然段来说一说.
  反复训练学生朗读人们责备他人的话,理解“信奉” ——深信不疑!
  教师拓展布鲁诺的资料,引导学生再次解释伽利略的不寻常——勇敢!
  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1)感悟人们信奉一词的含义和伽利略的勇气;(2)改写反问句“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教师小结:(1)伽利略的不寻常;(2)听写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简单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在继续学习之前,我们再读一读他所提出的这个不寻常的问题.
  学生齐读第三段中伽利略提出问题的问句.
  教师过渡:伽利略其人,不仅提出的问题不寻常,而且提出问题之后,着手进行的试验也很不寻常.请几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第4自然段.
  训练学生个人朗读,相机指导朗读:重读“反复”.
  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反馈朗读训练的效果.
  教师伸展“反复试验”的语义,引导反复用结论承接:
  他在试验室里做,结果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
  他在试验室外做,结果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
  他在山上做,在平地做,结果都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
  他让铁球从10m、20m、30m、100m落下,结果都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
  教师承接:在不同的地方试验,从不同的高度试验,这就叫做——反复试验!反复的试验体现出这位科学家可贵的——严谨!反复试验的结果让伽利略得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联系前文表述.
  教师过渡:谁的观点正确?听老师朗读第5、6自然段,找出根据来.
  教师朗读,学生检索信息,从实例和理论两个方面表述.
  教师过渡:我们假设,万一伽利略的试验失败了.围观的人会怎样说他呢?学生联系文本内容转换语义,体会伽利略公开试验所需要的勇气.
  教师小结:(1)伽利略以他的勇气怀疑权威,以他的严谨反复试验,最终告诉了人们——亚里士多德……不是全都对的.理解此句的语义,矫正亚里士多德的形象.(2)拓展伽利略的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塑造他的形象:伟大的科学家.伟大,在于敢于怀疑权威;伟大,在于对待科学非常严谨;伟大,更在于对真理的不屈不挠的追求!(3)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权威——勇气
  伽利略 伟大的科学家
  很不寻常
  反复试验——严谨
  教学后记:
  备课网摘: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使比萨斜塔更有名了.比萨斜塔的斜度在缓慢增加,从1918年起,每年增加倾斜度为1毫米.近百年来,人们对斜塔采取了加固挽救措施,但都无济于事.前几年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办法,保护这一世界名塔.
  伽利略 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581年考入比萨大学,遵从父命学医.在大学里,伽利略深深地爱上了数学,在宫庭数学家里奇的悉心辅导下,他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结合起来,获得了精密的测量方法,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静力天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
  伽利略给学生们讲宇宙,并告诉他们,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正好相反.他还告诉学生,所有东西、所有原子、所有星球都在运动.
  1609年,伽利略听说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他通过别人的一点描述,凭着自己独特的天赋,经过刻苦钻研和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在这架天文望远镜的帮助下,伽利略探索了深邃神秘的天空,在一年之内他就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
  月球表面并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平滑,而是呈现不规则的凹凸起伏.
  银河也不是人们所说的银白的云彩,而是由千千万万颗暗淡的星星所组成的.
  木星旁边有四颗运转着的卫星;地球并不是各个天体旋转的唯一中心.
  太阳上面有黑子;土星周围有光环……所有这些结果,都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日心说”):即地球和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
  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他的《星际使者》,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上述发现.人们惊讶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1611年,伽利略在《关于太阳黑子的通信》中,肯定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维护哥白尼的“日心说”.
  然而,当时势力强大的教会反对哥白尼的“日心说”.他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围绕地球转动,而地球是不动的.因此教会在1616年给伽利略下了一道禁令,不准讲授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为此烦恼不已.
  1623年,伽利略冒险开始他最有名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的写作.同时他6次请求教皇乌尔班接见他.他小心翼翼地向教皇介绍哥白尼学说的书籍,教皇同意他把对“日心说”赞成和反对的论点一起写出来,但不允许他得出地球是绕着太阳旋转的结论.
  随后的6年时间里,他完成了他的杰作.在书中他巧妙地阐明了自己支持哥白尼学说的证据,而反对哥白尼“日心说”的人的辩解却愚蠢而无力.
  伽利略把哥白尼的学说当作“一种纯数学假说来叙述”.1632年,这本书得到了教会监察吏的许可后出版发行.但是,教会的权威人士很快就发现了伽利略仍在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于是便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押上宗教法庭.
  当时的伽利略已年近七旬,身患重病,体质虚弱.在宗教法庭上,他的精神和肉体受尽了折磨.1633年6月22日,他被迫双膝跪地发誓,哥白尼的理论纯粹是一派胡言乱语.他要“放弃、诅咒、痛恨”过去的种种错误,并保证以后永不宣传和谈到它,违犯了甘愿受死.
  伽利略刚宣布完他的誓言,就大声喊道:“不管怎么说,地球毕竟是在运动着的”.这说明伽利略并没有放弃自己所坚持的学说.
  伽利略被判处终身监禁,监外执行.但他没有放弃科学,经过3年的顽强拼搏,他又完成了一部巨著《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在书中,他大胆叙述了物体的各种运动和动力学有关的一些问题,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部书被偷运到荷兰出版时,伽利略已双目失明.
  伽利略的晚年境遇极为凄凉,只有他的女儿在他身边照料他.
  1634年他的女儿先他而死,他更加孤独和痛苦.1642年1月8日这位终身为科学真理而斗争的巨人含冤离开了人世.
  1983年,罗马教会终于为伽利略冤案公开平反,为此在罗马成立了一个由不同宗教信仰的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它的宗旨是:“研究科学同宗教信仰的关系,伽利略案件的科学方面以及伽利略学说对现代科学的贡献.”(《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亚里士多德凭着“自信的直觉”,提出了“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这种观点统治了西方学术界将近2000年.
  1590年的一天,年轻的比萨大学数学教授伽利略,邀请比萨的一些学者和大学生来到斜塔下面,他和他的助手登上斜塔,让一个重一百磅和一个重一磅的铁球,同时由塔上自由下落,轻的和重的几乎同时落地.伽利略把试验重复一次,结果仍然相同.伽利略的试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臆断,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伽利略发现了真理,但却触怒了比萨大学里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信徒,他们攻击伽利略胆敢怀疑亚里士多德,必定是圣教的叛徒.伽利略被赶出了比萨大学,但他由于这个试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当时他刚26岁,是他当教授的第二年.
  布鲁诺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一个诚实正直的学者,为了捍卫自己的学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548年,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诺拉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在十一岁时,父母将他送到了那不勒斯的一所私立人文主义学校就读.后来,布鲁诺进入了多米尼克僧团的修道院,第二年转为正式僧侣.十年后,他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
  布鲁诺阅读了不少“禁书”,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哥白尼的学说,他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吸引,开始对自然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对宗教神学发生了怀疑.他写了一些批判《圣经》的论文,并从日常行为上表现出对基督教圣徒的厌恶.
  布鲁诺的言行触怒了教廷,他被革除教籍.但布鲁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动摇.为了逃避审判,他离开了修道院,逃往罗马,又转移到威尼斯.后来他又越过海拔四千米高的阿尔卑斯山流亡瑞士.此后他又到过法国、德国和英国,并且多次被捕.但是,他仍然继续宣传自己的宇宙观,写下了十来部批判教会的书.
  由于布鲁诺在欧洲广泛宣传他的新宇宙观,进一步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1592年,罗马教徒把他诱骗回国,并逮捕了他.教会许诺:“只要你公开宣布放弃日心说,就免你一死,并且给你足够的生活费安度晚年.”布鲁诺说:“你们不要白费力气了,我是不会为了讨好罗马教皇而说谎的.”
  经过八年的监禁,布鲁诺被处以火刑,地点是罗马的鲜花广场.1600年2月17日凌晨,通往鲜花广场的街道上站满了群众.布鲁诺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的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
  刽子手用木塞堵上他的嘴,然后点燃了烈火.布鲁诺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义.布鲁诺死后,罗马教廷害怕人们抢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骨灰来纪念他,匆匆忙忙地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收集起来,抛洒在如伯河里.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布鲁诺的学说被证明是正确的.1889年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人们为纪念这位诚实勇敢的伟大思想家,为他树立一尊铜像,永远纪念他的功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由于现在小学的书与我们那个时候的教材不一样,改版了,
  所以,具体详情并不是很了解,然后,找到那篇文章了,
  个人认为是 心理描写、列数字和对比,
  那个上面的是在百度里面搜索到的,不知道是否符合,
  如有问题,可继续对我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