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老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5:50:28
中国哲学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老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中国哲学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老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中国哲学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老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中国哲学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老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儒家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宣扬“仁政”,认为“民贵君轻”,主张“法先王”.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他赞扬富国强兵的制度或政策,尤其赞扬秦国.
墨家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他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他主张“尚贤”,反对世卿世禄制度,要求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主张“非攻”,要求有一个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他提出“兼爱”的理论,对卑贱的人也要给予平等的地位,当然这在当时只能是一种幻想.
道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一书提出了祸福相依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倡导“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他著有《庄子》一书.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事物万变无常,没有什么是非标准;他还认为要想社会安定太平,除非把一切都毁灭,还说人生只是一场大梦.
法家
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
韩非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韩非子》一书是他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韩非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法”是根本,“术”是政治斗争的策略手段,“势”是君王的地位和权力,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韩非曾为秦所用,他的学说也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巩固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孔子哲学思想的十个要点,即:1、述古而非复古,2、尊君而不主独裁,3、信天而怀疑鬼神,4、言命而超脱生死,5、举仁智而统礼乐,6、道中庸而疾必固,7、悬生知而重闻见,8、宣正名以不苟言,9、重德教而轻刑罚,10、整旧典而开新风,
孔子的主要贡献是:积极乐观的有为精神,对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传统,奠定了汉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基础.
老子的主要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道是什么.老子认为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道的作用.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而为和.一指混混沌沌的原始,二指由混沌二气生出的阴阳二气,三是阴阳二气通过冲撞而形成统一;三生万物.三、道的特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无不为,反者道之动.无是虚无的无,无才是最有用的.无为而无不为,反者道之动,是说事物总是向它相反的方向去转化,矛盾依存的双方影响其对立面的转化.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因此通过这两者推出反者道之动;四、道的规律.事物总是向它相反的方向转化为道的规律,从出生就走向死亡,从成长就走向衰老.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老子说,柔弱胜刚强.比如说一阵大风吹过,大树就要折断,而小草却留了下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水是最温柔的,但是用之攻坚又有很大力量.把之中观察事物的方法用于人事,老子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五、道的本质.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听任万物自然的变化而不加干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能长久,是听任物之自化,万物之自然.老子把道法自然引人入胜,就得出了无为而治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