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道德:谁决定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3 11:06:57
制度与道德:谁决定谁?

制度与道德:谁决定谁?
制度与道德:谁决定谁?

制度与道德:谁决定谁?
朋友们还是具有学术良知的,所以,谈完这些怪现状后,无不摇头叹息.于是,我就说了一句:所以,我们才要“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在制度建设之外,中国似乎也需要一个信仰、道德、精神的重建过程.然而,朋友们听了我的话,却都露出不屑的表情:重建
  这样的感叹,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而经济学家则用学术语言反复地论证说,制度对于经济增长、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于是,人们普遍地将腐败、堕落、欺诈、残忍等等行径归咎于制度.
  你当然不能说这样的理论不对.不过,假如把这样的理论推到极致,从而变成“制度决定论”,那就跟别的决定论一样荒谬.而荒谬的认识必然会导致我们经常看到的玩世不恭心态,面对不道德、不正当、甚至显著违法的行为,人们无所作为,被动地等待着制度发生变化.
  制度与人其实是一种互动关系,制度固然能够塑造人,但人也同样能够塑造制度.而人改变游戏规则、进而变革制度的动力,经常来自于人的良知,来自某种道德自觉,来自某种信仰、信念所提供的正义观念、公平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固然可以塑造人们的观念、影响人们的道德,但是反过来,道德可以为制度提供信念基础,可以促使制度本身向着良性方向演进.
  在经济学主导我们这个社会的二十多年间,人们普遍地遗忘了这一点.仔细想来,“制度决定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放纵自己精神懒惰的借口,人们可以轻松地将把社会中的一切丑恶、甚至自己的不当行径都归咎于制度,这样也就免除了自我反省的责任,当然也就免除了依靠个人的良知对抗不良社会风气的责任.被严重误用的经济学理性教导人们逃避这样的责任,其结果就是社会道德的普遍下滑.
  在道德的荒漠上,是不可能坚实地建立起任何伟大的制度的.也许,我们有必要在强调制度建设之外,也注重中国人的精神建设.当然,制度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明智、依靠对权力进行重新安排,精神建设则主要靠民间的自发努力,尤其是靠每个人诉诸自己的良知,通过个人信仰的追求、个人道德的养成,渐进地改变中国人的心灵图谱.这样的心灵图谱,恐怕是中国成功实现制度转型的根本保障.
  制度当然是重要的,但离开信仰、道德的制度,却是不可想象的.而我们这个社会所匮乏的,不仅是优良的制度,也缺乏健全的道德、心灵.